如果说 2020 年是虚拟展览的年份,那么 2021 年就是远程展览之年——去中心化的、本地化,这是传统画廊无法企及的。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展览在城市中心之外举行,我们城市人是时候感受 FOMO 了。可能,两年的 Zoom 疲劳使艺术家们得出结论,在远离新冠病毒感染的大都市之外,只为当地居民观看的实体展览仍然比举办“在线展览”更好(目前尚不清楚是什么)这意味着)或根本没有展览。 FOMO 比虚拟可用性更适合宣传:不太可能有人会查看您的在线展览,但是当您展示没有他们的情况下,他们会查看您的有关您的实体展览的 Instagram 帖子。
对于 2021 年举办的双年度 Bakat Muda Sezaman (BMS) 计划,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将不会在吉隆坡场地(一年多后仍然关闭)举办入围参赛者的常规展示。相反,他们要求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参赛者找到自己的空间并组织自己的远程展示。这种奇怪的做法是对机构分权和社区权力等时髦话题的口头宣传,其结果仍有待观察。这是将艺术场景从城市中心分散开的真正尝试。
其他权力下放和本地化的尝试可以在政府资助的艺术资助机构 CENDANA 的艺术城市公共委员会拨款中找到,这是今年发布的一项新拨款,旨在让艺术家在其当地附近创建公共装置。当该机构于 11 月推出年度城市艺术计划时,他们在马来西亚各地推出了几件新的公共作品,包括 Jun Ong 在 The Godown 的 STAR / KL,这是他于 2015 年在北海的一座废弃建筑中建造令人难忘的明星的产物. 由伊力哈木画廊(Ilham Gallery)举办的伊力哈木艺术展计划也可以被认为是拓宽视野和促进包容性的机构。